行业资讯

2025/07/14

10

美国突然加速电池材料本土化,中国企业用这三招稳守全球话语权!

美国突然加速电池材料本土化,中国企业用这三招稳守全球话语权!


《通胀削减法案公布》美国推动构建本土电池材料供应链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电池材料供应链的布局正成为各国角逐的关键战场。随着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要求电池材料本土化比例逐年提高,以及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正大力推动本土电池材料供应链的构建。多家公司近期宣布将在美国建立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一场新的产业变革正在拉开帷幕。


美国本土电池材料供应链建设初露锋芒

尽管锂离子电池容量更高,但近年福特、特斯拉等车企纷纷转向成本更低、充电更快且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LFP)。在这一趋势下,Western CAM 公司敏锐捕捉到商机,已开始生产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并基于大客户意向书启动磷酸铁锂材料试产,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样品后扩大量产。这一举措不仅为 Western CAM 公司自身开拓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也为美国本土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供应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拿大 Cyclic Materials 也不甘落后,投资超 2000 万美元,在亚利桑那州梅萨市建设稀土元素(REE)回收设施,专注从报废产品中分离永磁体(电动车电机核心材料)。其 CEO 艾哈迈德・加赫雷曼称此举可缓解稀土供需失衡,稳定未来供应链。该项目意义重大,将填补美国此前未规模化回收稀土永磁体的空白,并通过西南地区合作伙伴网络,每年处理 15.5 万吨汽车和电子废料,极大提升美国在稀土回收利用方面的能力,减少对外部稀土供应的依赖。


俄亥俄州 Xerion 先进电池公司则另辟蹊径,开发出熔盐法精炼钴技术,将其与锂、锰、镍结合,大幅减少碳排放并简化流程,目前已在代顿中试基地启动全面测试。要知道,全球 72% 钴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目前为零,Xerion 的技术有望改变这一局面。正如其 CEO 约翰・巴斯比所说:“我们的技术是对关键矿物生产的彻底重构,旨在解决国家安全挑战。” 在当前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美国对于关键矿物供应链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Xerion 的技术无疑为美国构建自主可控的电池材料供应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美国本土供应链的挑战


尽管美国在构建本土电池材料供应链方面已迈出重要步伐,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数据显示,美国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比中国高 58%,这一巨大的成本差距使得美国在全球电池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采购成本较高美国本土电池材料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效应尚未形成,生产设备、原材料采购等成本相对较高;2.劳动力成本较高美国劳动力成本远高于中国等亚洲国家,这也进一步推高了电池材料的生产成本。3.产能集中在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每个电池产业的关键制造环节,中国都有大量企业布局,且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原材料方面,虽然中国自身开采锂、钴、镍、锰方面份额占比不高,但在精炼方面占比却很高。以钴为例,全球 72% 钴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目前为零。这种产能分布的不均衡使得美国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电池材料的自给自足,构建完整的本土供应链仍需较长时间的努力。


中国企业的领跑路径


中国电池材料企业凭借全产业链掌控力、成本控制能力与智能制造优势,已从全球产业链的参与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面对美国加速构建本土电池材料供应链的全球产业重构,中国企业需尽快以全产业链优势为锚点,锻造全球化竞争的新增长极。

01 全产业链主导全球市场:中国包揽动力与储能电池龙头地位


中国在电池材料领域拥有全产业链优势,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回收,从专利数量到制造工艺,中国企业已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形成多方位竞争优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的数据,在 2024 年 1 - 12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 10 的公司中,有 6 家公司来自中国,合计市场占有率达 67.1%。其中,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中企的市占率之和就已过半,达到 55.1%。在储能电池市场,出货量前 5 名均来自中国。


02 规模化降本增效:中国负极材料全球占比超95%

在成本控制方面,中国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将电池材料成本降至较低水平。以负极材料为例,研究机构 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 (2025 年)》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 220.6 万吨,同比增长 21.3%。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 211.5 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95.9%。凭借着在产品性价比、产业链配套体系等方面的优势,中国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负极材料生产国和出口国。


03 智能制造引领技术升级:数字化赋能电池材料生产

技术创新同样是中国企业的一大法宝,而智能制造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在电池材料生产过程中,智能制造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与优化。例如,智能生产线可根据订单需求自动调整生产参数,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误差,显著提升产品一致性和良品率;借助大数据分析,企业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原材料使用等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实现降本增效。智能制造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推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然而,智能制造的升级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与解决方案支持。这正是 SPS 广州智能制造展会的价值所在。


GIT广州工业科技展——电池行业采购的理想之选

当美国大力推进本土电池材料供应链建设,全球竞争格局重塑之时,寻找优质的智能装备和核心部件,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GIT广州工业科技展作为华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工业自动化盛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行业头部企业,集中展示适用于电池行业的前沿智能装备和核心部件。2025展会现场也迎来了比亚迪电池、宁德时代、欣旺达、因湃电池、时代广汽动力电池、艾酷新能源等多家电池企业前来参观。


      

智造新时代 引发中国工业无限潜能

欢迎莅临广州工业科技展!

联系我们

商务电话:

020-3825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